发布日期:2025-07-06 23:31 点击次数:103
中越两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加深,贸易额逐年增长。然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却让这种合作的前景显得复杂且难以理解。越南一方面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却在南海展开一系列对抗行动,令人难以捉摸这种“双面外交”背后的真实意图。
越南在南海的填海造陆活动日益猖獗,尤其是在一些小岛屿的扩建上,面积被夸张地放大了数倍。这些扩建的岛屿不仅改变了南海的地理格局,也直接威胁到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填海造陆的规模
以郑和群礁为例,越南所控制的鸿庥岛曾经只有0.08平方公里,但现在却被扩展到0.83平方公里,面积增加了十倍以上!而敦谦沙洲的扩建也同样惊人,从0.04平方公里扩大到0.43平方公里,增加的面积同样达到十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南沙群岛最大的自然岛屿——太平岛,面积仅为0.49平方公里,南薰岛则更小,只有0.18平方公里。
更为惊人的是柏礁和毕生礁。柏礁的面积已扩大至2.8平方公里,而毕生礁则达到1.27平方公里,两者都远超太平岛。这意味着,曾经作为中国南海最大自然岛屿的太平岛优势,已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岛屿面积的扩大,不仅仅意味着数字上的增长,关键在于可以部署更多的军事设施,建设更加现代化的港口和机场。这将大大改变南海的战略格局,增加军事对抗的风险。
展开剩余84%工业化的填海作业
越南使用大型挖泥船,24小时不间断地作业,通过抽取海底沙石,再通过管道将这些沙石输送到岛屿上进行填埋。这种高效率的工业化填海方式,在短短几年内将原本的礁石变成了人工岛。通过卫星图像可以看到,这些岛屿的形状已经从原本不规则的自然状态,转变成了方方正正、规整的人工岛屿。
南薰岛的战略压力
谈到南薰岛,就不得不提1990年的南薰礁事件。当时越南趁中国守军疏忽,突然发动袭击,导致了中方的人员伤亡。尽管事件过去了超过30年,然而教训依然让人警觉。而今天的局势则更加严峻,随着鸿庥岛的扩建,其与南薰岛的直线距离变得非常接近。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从南薰岛上用肉眼就能看到对面的鸿庥岛,这种距离感无疑加大了南薰岛守军的压力。
越南不仅仅是在鸿庥岛上扩建岛屿,还在岛上建设了一个军港,这个军港显然不是用于停靠渔船的,而是专门为军舰提供停泊、补给和维修的设施。这样一来,越南的海军可以在该区域停留更长时间,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
空中优势的增强
更令中国担忧的是,越南在柏礁建设了一条3000米长的跑道,这为战斗机提供了起降的条件。3000米的跑道足以容纳俄罗斯制造的苏-30战斗机起降。苏-30是一种重型战斗机,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这样一来,越南的空中力量可以直接威胁到南海核心区域的安全。
柏礁、毕生礁等岛屿上正在建设的军港和跑道,已不再仅仅是防御设施,而是具有明显进攻性质的军事布局。这种布局让南海局势变得愈加复杂和紧张。
越南的辩解
面对外界的批评,越南坚称其填海造陆活动是为了保护珊瑚礁,为渔民提供避风港。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高尚,却经不起推敲。保护珊瑚礁怎么可能是将其埋在沙石之下?如果真是为了渔民的避风港,难道需要建设长达3000米的跑道,或者能够容纳军舰的深水港吗?
一些澳大利亚学者指出,越南的这一系列行动必将加剧与中国的军事对抗。这种观点虽然来自外国学者,却具有一定的洞察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可能破坏东盟内部的团结,因为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比其他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等要强硬得多。
外部力量的影响
越南还积极参与美国主办的各种军事活动,例如在菲律宾举行的海上执法培训课程。表面上,这些活动是为了提升海上执法能力,但实际上,越南通过这些活动学习如何对抗中国的战术,这无疑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和敏感。
美国的介入无疑加剧了南海的紧张局势。美国一方面高举“航行自由”的旗帜,另一方面却在背后煽动地区国家联合对抗中国。这种做法不仅威胁南海航道的安全,更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因为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运输通道,每年有价值超过5万亿美元的货物经过此地。任何冲突的爆发,影响的不仅是中国和越南,而是全球经济的稳定。
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媒体的选择性失明也颇为耐人寻味。它们总是把中国的填海造陆行动视为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却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的类似行为视而不见。这种双重标准早已屡见不鲜,不仅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也掩盖了现实的真相。
被忽视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在南海的填海造陆行动上,越南其实是先行者。早在2004年,越南就开始在南威岛进行填海,而马来西亚在1983年就在弹丸礁进行过类似的人工岛建设。西方媒体常常选择忽略这些历史事实,将中国塑造成破坏现状的罪魁祸首,却从不提及其他国家早已进行类似的填海行为。
中越经济合作的背后矛盾
更为讽刺的是,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超过2300亿美元,占越南对外贸易总额的22%以上。越南的许多产业依赖中国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大量产品也销往中国市场。然而,这样紧密的经济联系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越南一方面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另一方面又在南海开展一系列对抗行动,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让人难以理解。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越关系中的最大障碍。虽然两国在打击跨境犯罪、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但南海问题的存在却使得这些合作进展受到了影响。越南是否应继续充当外部大国的棋子,这对于其自身的长远利益至关重要。历史上,许多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扮演工具角色,最终并未得到好的结局。越南应避免战略误判,避免让中越关系因外部势力的干扰而倒退。
毕竟,邻里关系才是最宝贵的。中越两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交往,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破坏这种深厚的历史联系,只为了眼前的一时利益,实在不值得。
发布于:天津市